羅崢和她的設計團隊
APEC服裝設計稿
前不久,在北京舉辦的2014年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會議的歡迎晚宴現場,與會領導人及其配偶身著東道主為其提供的中國風服裝亮相,展現出既民族又國際的服裝風格,成為全球時尚界的焦點。隨著設計師團隊的一一揭秘,人們驚奇地發現,其中兩位核心設計師羅崢和趙卉洲均來自。深圳設計師能進入這場重大的活動是國家對深圳服裝最大的肯定,也是深圳服裝莫大的榮耀。
創新思維開拓原始設計之路
30年來,深圳服裝行業走過了一條轉型升級、逐漸向“微笑曲線”兩端攀升的道路。目前,深圳已成為國內最重要的服裝設計、制造、集散和出口基地。
說起深圳服裝產業的“變遷”,本土設計師羅崢特別有感慨。 作為深圳首位獲得中國時裝設計最高獎“金頂獎”的設計師,羅崢早在1996年就在深圳創建了本土品牌服裝企業——“深圳東方逸尚服飾有限公司”,先后創建了深圳原創品牌OMNIALUO歐柏蘭奴(成衣)以及LUOZHENG (高級華服)。
“深圳是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城市,又毗鄰香港,先進的服裝設計理念和時尚理念,最初就誕生在這里。”羅崢以親歷者的角度講述了1995年前后的深圳服裝的初期發展狀況,“和深圳這座城市一樣,不甘于人后,有著開拓和自信精神,逐步開始創造屬于深圳的服裝品牌,屬于中國的設計元素。”
為了培育深圳本土品牌,不少設計師紛紛前往香港、歐美深造,并將國際化的服裝設計視野帶回深圳,結合深圳獨有的開創性思維,將中國傳統元素相結合,開始了服裝產業的原創設計之路。
自主品牌占比上升到八成
如今,深圳服裝產業共有企業3000余家,自有品牌800多個,2013年全行業實現產值1800億元人民幣,出口近百億美元;產品暢銷國內各大中城市,在大城市一類商場的占有率高達60%以上。尤其是深圳女裝,在全國處于引領地位,并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
依靠以品牌為核心的創新發展體系,深圳服裝用很短的時間完成了從出口加工到自主品牌,從加工基地向總部型經濟,從傳統產業向時尚創意產業的產業轉型。根據統計顯示,深圳服裝自有品牌產品產值由上世紀90年代初的不足10%上升到去年的49%,而且這種變化趨勢正在加快;自主品牌產品產值則由90年代初的不足5%上升到目前的80%。
此時的深圳服裝業已形成了配套完善的產業體系,使深圳的一大批企業在自主創新能力和企業競爭力等方面有了脫胎換骨的蛻變,成為優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典范。
國際合作牢牢把握流行趨勢
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會長沈永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道,“深圳是一座具有國際化開放理念的大都市,態度包容又具有獨特個性。羅崢、趙卉洲以及諸多本土的優秀設計師正在中國乃至世界的時尚舞臺上綻放異彩,他們代表了深圳先進的服裝設計理念與設計水平,也代表著中國服裝行業以及設計品牌的發展趨勢。”
同時,深圳服裝及設計產業的企業家及設計師還非常注重學習法國巴黎、意大利米蘭等地服裝設計大師的風格和理念。瑪絲菲爾、影兒、歌力思、粉藍衣櫥、馬天奴、季候風、卡爾丹頓等眾多品牌,都聘請了國際知名時裝設計師進行品牌、設計合作,牢牢把握國際時裝發展趨勢。深圳品牌2013年首次亮相美國紐約時裝周,受到了美國時裝買家、零售業巨頭、時尚機構、資深時尚評論家及時尚傳媒的大力追捧。一批時尚品牌在“走出去”開展國際化交流合作的進程中迅速成長,在全球資源配置和國際競爭力上取得明顯進步,深圳城市國際形象也得到不斷提高。
深圳給了我們夢想的翅膀
“是深圳這片廣袤多元的熱土給了我們夢想的翅膀。”去年11月,羅崢設計團隊及藝之卉設計團隊就應邀為APEC會議設計領導人的禮儀服飾,并從全國獲邀企業中脫穎而出,經過層層篩選,成功入圍APEC領導人指定服裝設計企業之一,并主要擔當女領導人及女配偶服裝的部分設計任務。
無數次的頭腦風暴,無數次的設計創新,羅崢設計團隊最終運用中國元素與國際設計理念,以“海水江崖”傳統吉祥圖紋,采用天圓地方的廓形,沉著雅致的東方色彩,精致含蓄的宋錦面料,經無數次的修改和樣衣制作,最終完成了一組代表當前中國服裝設計高水平的優秀作品。
而在本次APEC領導人女性家屬服設計上,趙卉洲及其設計團隊主要選取輕薄又保暖的羊毛和真絲的混紡面料,并以素雅色系為主,選用目前最流行的極簡大廓形設計,大量使用蘇繡等傳統工藝,著力展現當代女性的新風貌,表現出女性的成熟、優雅之美。羅崢說,“后APEC時代,中國設計要走出國門,不僅要貼上自己的文化DNA,同時也要潛心尋找傳統元素的國際化表達方式。”